期刊信息
 

刊名:自然灾害学报
主办: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主管:中国地震局
ISSN:1004-4574
CN:23-1324/X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刊
影响因子:0.744499981403351
被引频次:76174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ProQuest 数据库;地学数据库;科学文摘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文摘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环境与安全
期刊热词:
自然灾害,地震,灾害,泥石流,滑坡,地震灾害,地质灾害,GIS,地理信息系统,数值模拟,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聊斋志异中的自然灾害史料研究(2)

来源:自然灾害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2 05: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对于研究自然灾害史的史学工作者来说,研究古代地震的资料非常丰富。在《聊斋志异》中也能找到相关的线索,《地震》一文中写道:“康熙七年六月十

对于研究自然灾害史的史学工作者来说,研究古代地震的资料非常丰富。在《聊斋志异》中也能找到相关的线索,《地震》一文中写道:“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⑦该段文字清晰地再现了地震时的情况, 首先写出了地震发生的精确时间,是在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在地震发生的前夕,作者蒲松龄正在和表兄李笃对烛畅饮,忽然听到了巨大的声响,宛如雷声。随后房屋开始摇动,房梁等都相继坍塌,这才知道原来是发生了地震。该段文字还相应地描绘出地震发生时人们的状态:“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又揭露了此次地震带来的巨大破坏,房屋倒塌,水井错位不能打出水,栖霞山裂开,沂水地陷出现了一个数亩大的洞穴。而“栖霞山裂”指出了地震发生的地点是在山东省栖霞县。正史中也对此次地震做出了相应的记载,《清史稿》载:“山东地震。”⑧而在《实录》⑨中也能找到记载此次地震的相关证据。朝鲜的朝贡使臣在上呈的奏章中称“郯城一州,地震压死者千余人矣”;“诸处压死数千人。”⑩《聊斋志异》所记另一地震灾难是爆发在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平阳地区的一次地震,“人民死者十之七八,城郭尽墟”。上诉资料分别记载了发生在山东和山西的两次著名的大地震“郯城大地震”和“平阳大地震”,?并且在《聊斋志异》中我们都能清晰地找见关于这两次地震的详细记载。除此之外在地方志中也对此次发生在郯城的地震有着明确记录,《淄川县志·灾祥》载道:“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地大震, 裂城墙八丈……压伤人畜,死者四人。”与地方志纯文字记载的不同之处是, 作者蒲松龄亲身经历了这次地震,写出了地震给人们带来的恐慌,使得《聊斋志异》在记录地震灾害史实上,更具感染力、亲和力。

(三)水灾

明清两际水患灾害发生频繁,而山东省是受灾面积较为广泛、被破坏程度比较高的地区之一。其次山东省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山东境内强降雨发生次数频繁,山东省东部地区地势平缓,当遇到强降雨发生时,洪水冲入平原地区,给当地人们带来严重的水患问题。根据《郯城县志》《沂州县志》《清史稿》 等相关资料记载:“1652-1888年的92年水旱记载中, 引发饥荒32 次, 占到水灾发生年份的34.8%。”?由此可以看出清朝时期山东省发生水灾的次数频繁、受灾面积广阔,在92年时间里山东省各个州县发生的水患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是非常巨大的。与地震、冰雹不同的是,水灾持续的时间长,破坏面积更为广泛。这一特点在《聊斋志异》中就可以得到印证。如《水灾》载道:“石门庄有老叟,暮见二牛斗山上,告村人曰:‘大水至矣’!”?在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山东省发生了严重的干旱,从春季一直到夏季,方圆几千里都持续干旱,没有降雨。在六月十三日开始下起了下雨,于是开始种地。在十八日下了一场大雨,又开始种豆子。适逢一日,有一老叟见“二牛斗山上”,于是告诫村民大水将要到来。果不其然暴雨真的来临,将村民的屋子全部淹没。在这篇短暂的几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水灾发生的时间是在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文中不仅提到了水灾的发生,还涉及暴雨将至前夕的干旱灾难。作者采用民间对自然灾害的描述,“二牛斗山上”“遂携家播迁”委婉地写出水灾与其他灾难发生的不同之处,预示着水灾的发生是可以提前预见和做出准备防御工作的。“平地水深数尺,居庐尽没” 真实地记录了水灾的可怕性与水灾的破坏程度。

在该次水灾发生的同时,正史也记载了在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政府也为山东受灾地域拨给赈灾物资。“是岁,山东、山西、湖广等省七十八州县卫被灾额有差。”?因正史不能详细地记载某一地区某一灾异,所以在地方志与文学纪实性文章里能够找到关于此灾异的详尽描述。而在《聊斋志异》中对于水灾的描写,给人以情景再现、身临其境的感受, 写出了受难百姓的灾后生活及心理状态,这是史书所不能比拟的。

(四)其他灾害

本书也不乏关于饥荒、蝗灾、瘟疫等自然灾异的描写。在古代,蝗虫被人们誉为神虫,往往将“蝗虫”与当朝政治联系在一起。或者用“蝗虫”来歌颂英雄人物的美德,体现舍己为人的无上情怀。《柳秀才》一文中详细地写出了真实发生在明末山东地区的一场重大蝗灾。虽然此文意在突显人性的美德,但是却以真实的历史背景为依托,写出了人们面对蝗虫的无助。记载蝗灾的另一篇文章《小二》也真实再现了蝗灾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与《柳秀才》不同的是, 文中小二通过自己的强大神力战胜了蝗虫,打破了蝗灾不可战胜的局面,从此人们对蝗虫有了有效的抗争手段。

文章来源:《自然灾害学报》 网址: http://www.zrzhxb.cn/qikandaodu/2021/0402/988.html

上一篇: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下广东江门台山海宴镇海岸线
下一篇:农作物灾害发生及综合防御对策

自然灾害学报投稿 | 自然灾害学报编辑部| 自然灾害学报版面费 | 自然灾害学报论文发表 | 自然灾害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灾害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