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刊名:自然灾害学报
主办: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主管:中国地震局
ISSN:1004-4574
CN:23-1324/X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刊
影响因子:0.744499981403351
被引频次:76174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ProQuest 数据库;地学数据库;科学文摘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文摘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环境与安全
期刊热词:
自然灾害,地震,灾害,泥石流,滑坡,地震灾害,地质灾害,GIS,地理信息系统,数值模拟,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对1例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进行系统化心理护理的(2)

来源:自然灾害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19 04: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护理人员安排患者学校的老师、同学和朋友前来看望患者,并告知前来看望患者的人员,不可主动提及灾害,多与患者谈论积极的话题,使其有勇气面对困

护理人员安排患者学校的老师、同学和朋友前来看望患者,并告知前来看望患者的人员,不可主动提及灾害,多与患者谈论积极的话题,使其有勇气面对困难,重塑生活的希望[3]。

2.5 引导患者宣泄不良的情绪

在患者主动谈及灾害之前,护理人员多给予其关心和陪伴,不主动提及灾害,但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想法。2016年7月20日,该患者向护理人员详细地讲述了灾害发生的过程,其不良的情绪得到了宣泄。在该患者倾诉之后,护理人员为其讲解与灾害有关的知识。患者宣泄不良的情绪后,能明白灾害已经过去,其内心的焦虑、压力及痛苦均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使其积极地配合进行治疗,主动关心自身的病情,并与人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4]。

2.6 转移患者对灾害的注意力

为患者播放舒缓的音乐,让其观看喜欢的电影、有趣的电视节目。组织患者与同病房的病友做简单的小游戏,转移其对灾害的注意力。

2.7 加强与患者进行沟通

与患者进行交流时,多说具有鼓励性的话,暗示其配合治疗后可获得良好的预后,帮助其树立康复的信心[5]。多与患者谈论与日常生活和学习有关的话题,使其感觉能够恢复到灾害发生前的生活状态。在患者自己完成刷牙、洗脸、进食等自理活动时,护理人员对其活动的效果表示肯定。

2.8 获得患者家长的配合

与患者的家长进行沟通,为其介绍系统化心理护理的方法、治疗中的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家长,不可主动在患者面前提及灾害或说一些具有负面影响的话。让患者的家长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其自身不良的情绪影响患者的情绪[6]。

3 讨论

PTSD的发生与患者的婚姻状况、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工作状况、受教育水平、应激性生活事件、童年期创伤、战争、遗传因素、神经和内分泌因素等有关。其中,重大创伤性事件是使患者发生PTSD的基本条件。该病的发生具有极大的不可预期性。女性发生PTSD的几率高于男性。对PTSD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效果不佳[7]。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心理护理成为院内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创伤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地解决其心理问题[8]。

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因遭遇自然灾害而发生PTSD。该患者所在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率不高,当地的护理人员未能重视灾害对其心理造成的创伤,缺乏一定的心理护理经验和专业的心理状态评估量表,从而不能预见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但在发现患者存在PTSD后,护理人员通过对其实施系统化心理护理,有效地消除了其不良的情绪,使其在短时间内回归社会。今后护理人员需加强对遭遇重大创伤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重视,参加与心理护理有关的培训,从而帮助此类患者缓解悲痛,重获生活的信心。

[1]杜小丽.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心理护理[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5,47(3):370-371.

[2]李同玲,李云龙.地震儿童的心理干预探析[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9,6(2):171-172.

[3]方丽.灾难与创伤心理应激的护理干预研究[J].现代养生B,2015,9:247.

[4]席淑华,卢根娣,等.心理干预对地震伤员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2):1064-1065.

[5]袁立波,金福霞.28例脊髓损伤后截瘫患者的心理康复护理[J].医药世界 ,2007,8(3):134-135.

[6]马婷,李果萍,孟四清,等.青海玉树地震藏族患儿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z1):118-119.

[7]宋玉慧,盛玉霜,徐晚月,等.心理护理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42(5):114-118.

[8]黄海群,童静,张明,等.多媒体宣教对急诊创伤患者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12):1981-1982.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又叫延迟性心因性反应。PTSD是指患者在遭受战争、严重事故、灾害、被绑架等各种严重的创伤性事件后发生的一种异常精神反应。PTSD是一种延迟性、持续性的心身疾病[1]。医院在收治严重创伤患者后,医护人员主要着力于抢救其生命,对其生理伤害的关注较多,未能重视其心理受到的伤害。对PTSD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改善其心理状态的主要方法。系统化心理护理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心理特点对其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全面、精细的心理护理。2016年7月2日,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二科收治了1例因遭遇泥石流外伤后发生PTSD的患者。护理人员对该患者实施系统化心理护理后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15岁。2016年7月1日19时30分因遭遇泥石流引起房屋倒塌导致其全身多处损伤入院。入院时该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差,面色苍白,皮肤弹性差,全身皮肤多处擦伤,双小腿及右膝关节明显肿胀,其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末梢血运欠佳。经临床综合诊断,该患者的病情为失血性休克、双胫腓骨骨折、右股骨髁骨折、左桡骨远端骨折、肠挫伤伴腹膜后血肿及全身多处皮肤擦伤。对该患者进行抢救。为该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及清创等对症处理时,护理人员发现其神志淡漠,寡言。2016年7月2日5时5分,该患者到骨二科住院接受后续治疗。2016年7月5日,护理人员对该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时,发现其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把思想从灾害事件中转移出来。该患者入院后一周内,护理人员在夜间巡视其病房时,常发现其没有入睡或稍有动静便惊醒。2016年7月11日突发降雨,该患者听到雨声后有强烈的畏惧、恐慌反应。经医护人员评估,发现该患者因经历自然灾害而发生PTSD。随后护士长及责任护士组成系统化心理护理小组,拟定护理计划,并对该患者进行系统化心理护理。2016年7月14日,该患者睡醒后感到口渴,发现一直照顾自己的母亲不在身边,其情绪非常激动。2016年7月17日,该患者接到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其看着初中毕业时拍摄的照片,默默地流下眼泪。2016年7月18日,护理人员在对其进行术前宣教时发现,其过度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担心手术的预后。2016年7月19日,对该患者在硬腰联合麻醉下进行双胫腓骨骨折、右股骨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016年7月20日,该患者向护理人员详细地讲述了其经历自然灾害的过程。2016年7月23日,护理人员指导该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其能主动配合进行训练。2016年7月28日,该患者的老师和同学前来看望患者,其能够主动地向护理人员介绍其老师和同学。2016年8月2日,医护人员发现该患者骨折对位对线及切口愈合的情况良好,对其切口进行拆线。2016年8月5日,该患者要求自己吃饭,并主动进行一些日常生活活动。此后,该患者与其他人的语言交流逐渐增多,且进行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常带有笑容。经医护人员评估,发现该患者PTSD的症状消失,其心理状态良好。继续对该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其身心状态均逐渐康复。2016年9月2日,该患者出院。2 对该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2.1 组建系统化心理护理小组由护士长及责任护士组成系统化心理护理小组。护理人员向患者的亲属了解患者受伤的过程、被救的经过、家人伤亡的情况、患者的喜好和性格特征。小组成员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其具体情况为其制定系统化心理护理计 为患者创造温馨的环境为患者介绍科室的环境、同病室的病友,为其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根据患者的喜好改造病房。在病房的墙壁上贴上其喜爱的颜色鲜艳的贴画,挂上护理人员制作的折纸作品和祝福卡。将患者心爱的、常用的物品(如衣服、玩具等)摆放在其身边。为患者提供其喜爱的书籍、画册,丰富其精神生活,使其得到一定的精神慰藉,降低其恐惧感和孤独感 增强患者的安全感让患者的父母陪伴在其身边,增强其安全感。安排善于沟通、有朝气的护理人员照顾患者。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的人员相对固定,不随意更换[2]。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各项护理操作熟练,语言、表情自然而沉稳,使其感到可以依靠。及时满足患者合理的需求。协助患者在床上清洁身体、洗头,尽量使其感觉清洁、舒适和温?为患者提供社会支持护理人员安排患者学校的老师、同学和朋友前来看望患者,并告知前来看望患者的人员,不可主动提及灾害,多与患者谈论积极的话题,使其有勇气面对困难,重塑生活的希望[3] 引导患者宣泄不良的情绪在患者主动谈及灾害之前,护理人员多给予其关心和陪伴,不主动提及灾害,但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想法。2016年7月20日,该患者向护理人员详细地讲述了灾害发生的过程,其不良的情绪得到了宣泄。在该患者倾诉之后,护理人员为其讲解与灾害有关的知识。患者宣泄不良的情绪后,能明白灾害已经过去,其内心的焦虑、压力及痛苦均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使其积极地配合进行治疗,主动关心自身的病情,并与人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4] 转移患者对灾害的注意力为患者播放舒缓的音乐,让其观看喜欢的电影、有趣的电视节目。组织患者与同病房的病友做简单的小游戏,转移其对灾害的注意?加强与患者进行沟通与患者进行交流时,多说具有鼓励性的话,暗示其配合治疗后可获得良好的预后,帮助其树立康复的信心[5]。多与患者谈论与日常生活和学习有关的话题,使其感觉能够恢复到灾害发生前的生活状态。在患者自己完成刷牙、洗脸、进食等自理活动时,护理人员对其活动的效果表示肯定 获得患者家长的配合与患者的家长进行沟通,为其介绍系统化心理护理的方法、治疗中的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家长,不可主动在患者面前提及灾害或说一些具有负面影响的话。让患者的家长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其自身不良的情绪影响患者的情绪[6]。3 讨论PTSD的发生与患者的婚姻状况、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工作状况、受教育水平、应激性生活事件、童年期创伤、战争、遗传因素、神经和内分泌因素等有关。其中,重大创伤性事件是使患者发生PTSD的基本条件。该病的发生具有极大的不可预期性。女性发生PTSD的几率高于男性。对PTSD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效果不佳[7]。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心理护理成为院内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创伤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地解决其心理问题[8]。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因遭遇自然灾害而发生PTSD。该患者所在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率不高,当地的护理人员未能重视灾害对其心理造成的创伤,缺乏一定的心理护理经验和专业的心理状态评估量表,从而不能预见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但在发现患者存在PTSD后,护理人员通过对其实施系统化心理护理,有效地消除了其不良的情绪,使其在短时间内回归社会。今后护理人员需加强对遭遇重大创伤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重视,参加与心理护理有关的培训,从而帮助此类患者缓解悲痛,重获生活的信心。参考文献[1]杜小丽.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心理护理[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5,47(3):370-371.[2]李同玲,李云龙.地震儿童的心理干预探析[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9,6(2):171-172.[3]方丽.灾难与创伤心理应激的护理干预研究[J].现代养生B,2015,9:247.[4]席淑华,卢根娣,等.心理干预对地震伤员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2):1064-1065.[5]袁立波,金福霞.28例脊髓损伤后截瘫患者的心理康复护理[J].医药世界 ,2007,8(3):134-135.[6]马婷,李果萍,孟四清,等.青海玉树地震藏族患儿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z1):118-119.[7]宋玉慧,盛玉霜,徐晚月,等.心理护理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42(5):114-118.[8]黄海群,童静,张明,等.多媒体宣教对急诊创伤患者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12):1981-1982.

文章来源:《自然灾害学报》 网址: http://www.zrzhxb.cn/qikandaodu/2020/1019/592.html

上一篇:灾区卫生防疫工作的实践探讨
下一篇:侯云德:守在病毒“火山口”

自然灾害学报投稿 | 自然灾害学报编辑部| 自然灾害学报版面费 | 自然灾害学报论文发表 | 自然灾害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灾害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