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刊名:自然灾害学报
主办: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主管:中国地震局
ISSN:1004-4574
CN:23-1324/X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刊
影响因子:0.744499981403351
被引频次:76174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ProQuest 数据库;地学数据库;科学文摘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文摘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环境与安全
期刊热词:
自然灾害,地震,灾害,泥石流,滑坡,地震灾害,地质灾害,GIS,地理信息系统,数值模拟,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苏州金庭镇景观保护和发展的文化基因研究

来源:自然灾害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05 17:4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金庭镇景观的文化基因分析 (一)宗教文化基因 金庭镇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地处太湖湖心,洪涝历来是当地主要的自然灾害。原始古人类以渔猎为生,水给他们带来生存

一、金庭镇景观的文化基因分析

(一)宗教文化基因

金庭镇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地处太湖湖心,洪涝历来是当地主要的自然灾害。原始古人类以渔猎为生,水给他们带来生存福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灾难和恐惧。从那时起,便开始有了与水有关的信仰和神话传说,如大禹治鳌妖、力镇湖妖的石公石婆、西湖寺的菩萨和平底螺、倪家坞里的渔祖庙、长寿寺里的坐韦驼等, 这些神话传说影响着当地宗教文化的发展,尤其是道教文化。金庭的禹王庙就是当地人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并祈求风调雨顺而建。清朝时期,当遇大旱大涝,常全乡出动,在禹王庙旁的天妃宫里举行盛大规模的娘娘庙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道教活动减少,但遇旱涝时,仍有居民会前往天妃宫遗址进香求雨。

(二)思想与制度文化基因

1.安居乐俗的人生观

自春秋至北宋,金庭人烟稀少,主要有渔民、僧侣、隐士等。他们自食其力、摆脱尘世、求仙问道、归隐自然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其安然自得,淡泊名利亦或是消极避世,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南宋建炎三年,大批北方人口随宋高宗赵构南迁。其中部分北方贵族为了躲避战乱陆续来到金庭隐居,这些南渡而来的贵族后裔,大部分坚持耕读并重,主张避世自安、自给自足。

2.宗族礼法制度

南渡而来的北方贵族,促进了当地人口的快速增长,先后在当地形成了八大宗族。至明初,金庭镇较大的宗族约有25支,大多重视血缘宗法伦理、崇尚礼制,主张家国同构,依传统建宗祠,修宗谱,出现了宗族文化空前繁荣的盛况。目前金庭的部分村庄还保留着受宗族制度影响的村落格局,但留存下来的宗祠已不多,其中以东村的徐氏宗祠最具有代表性。

3.“钻天洞庭”的生活观

明清时期,金庭宗族的发展达到鼎盛。地少人稠的社会环境使得大批居民外出经商,与东山商人形成了被赞为“钻天洞庭”的洞庭商帮。他们大多白手起家,鸡鸣赶市,行贾四方。由此体现了当时居民吃苦耐劳、勤奋节俭的生活方式以及敢于冒险、敢于承担的生活态度。

(三)生活与风俗文化基因

在乡村选址过程中,“天人合一”的风水观以及对自然本真的追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依地势而建,背山面水的村落布局。在生活上,当地居民因地制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日常饮食十分遵循自然规律,讲究时令。如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金庭镇人地和谐的乡村环境、讲究细致的时令佳肴成为了当地的特色,深受大众喜爱。

受到南迁贵族和外出经商的影响,金庭镇历来注重礼制,且主要体现在遵循“六礼”的婚嫁、仪式繁复的丧俗以及各种各样的时令习俗等。其中以婚嫁丧葬最甚。传统婚嫁分为相亲、定亲、结亲三个过程,每个过程都十分的讲究。当代虽已无花轿,拜堂等旧俗,但定亲、嫁妆、酒席以及新房布置等皆从简保留,其中以结婚当晚的“陪独桌”最具特色。旧时的丧俗往往要举行十多个仪式,十分追求阔气和场面。如今丧事虽从简,但在丧礼上通过请奏乐、做法事、放颂经录音等来增加气氛的现象已十分普遍。

(四)产业文化基因

四面环水的金庭镇属北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且无霜期较长。优越的气候条件,使得金庭素有“月月有花、季季有果,一年十八熟、天天有鱼虾”之美名,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花果、碧螺春茶以及水产文化。作为太湖中的岛屿,金庭镇的水产资源相当丰富,除了一年四季不断的鱼虾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水生植物,如太湖莼菜、菱、茭白、莲藕、茨菇等。水产的捕捞和食用十分讲究时令,有谚称“正月塘鳢肉头细,二月桃花桂鱼肥,三月甲鱼补身体,四月鲥鱼加葱须,五月白鱼吃肚皮,六月鳊鱼鲜如鸡,七月鳗鲡酱油焖,八月鲃鱼要吃肺,九月鲫鱼要塞肉,十月草鱼打牙祭,十一月鲢鱼吃只头,十二月青鱼要吃尾”。

二、金庭镇文化基因的物化表现

(一)村落选址

金庭镇的山体大致为东北至西南走向,村落的选址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的同时,又受到当地风水文化、宗族文化、生活习俗以及生产方式的影响,大多背山面水,依山势而建。

(二)街巷布置

受自然环境、水文化以及生活习惯等影响,金庭镇村落的道路往往沿河而建,其布局以传统的街-巷-弄格局为主,主要有鱼骨状和棋盘状两种形式,且普遍偏窄;街巷空间内主要包括石板路、明沟或暗渠、拱门、小桥等要素。当代私家车的普及以及旅游业的发展,部分村落的传统的街巷因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而遭到破坏和整改。

文章来源:《自然灾害学报》 网址: http://www.zrzhxb.cn/qikandaodu/2020/0805/382.html

上一篇:只要不沉沦,边缘就是中心
下一篇:论应急广播在紧急状态下的作用 ——从“汶川

自然灾害学报投稿 | 自然灾害学报编辑部| 自然灾害学报版面费 | 自然灾害学报论文发表 | 自然灾害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灾害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