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刊名:自然灾害学报
主办: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主管:中国地震局
ISSN:1004-4574
CN:23-1324/X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刊
影响因子:0.744499981403351
被引频次:76174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ProQuest 数据库;地学数据库;科学文摘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文摘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环境与安全
期刊热词:
自然灾害,地震,灾害,泥石流,滑坡,地震灾害,地质灾害,GIS,地理信息系统,数值模拟,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急救中心应对特别重大突发事件两种救援模式对(2)

来源:自然灾害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19 04: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四)现场指挥与救治阶段 “5·12”汶川地震救援现场设置了指挥部,实现现场指挥职责,检伤分类在增援之前已经完成,增援重点在事件中后期救治,以少

(四)现场指挥与救治阶段

“5·12”汶川地震救援现场设置了指挥部,实现现场指挥职责,检伤分类在增援之前已经完成,增援重点在事件中后期救治,以少量紧急救援和转运为主;“8·12”天津港爆炸在首批救援人员达到后即实现现场指挥职能,因为突发事件特别重大,涉事人员众多场面混乱无法实施检伤分类,救治时段包括了初期、中期、后期全过程,救援包括现场救治、转运、后期保障等全部内容。

(五)后勤保障

“5·12”汶川地震救援队伍的后勤保障以随队专门保障人员负责,当地多部门支援协作,但偏远山区条件简陋;“8·12”天津港爆炸因为时间紧急初期没有后勤保障人员,中后期以志愿者支援服务为主,因国家经济社会巨大发展人员素养提升,支持保障条件较好。

三、结果

两次事件分别为跨省救援和本地救援,根据两次救援在在接警指挥、队伍集结、现场救治、后勤保障等诸多方面均具有各自特点,不难发现主要的差异为救援队伍的管理和救援内容方式的不同。跨省救援为国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统一指挥,多个城市“120”救援队参与,主要为参与中后期伤员处置及救援保障工作。本地救援为当地政府部门协调指挥,事件现场医疗救援由市“120”独自承担,主要为突发事件前期救援和中后期保障工作。经过对两起救援事件的总结发现跨省救援缺乏重大灾害事故救援的全方位应急预案及日常的大规模多省市联合演练,无经成功经验可参考,救援后也没有对医疗救援工作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与救援工作的完善。本地救援缺乏对特殊事件如危化品爆炸、化学品泄露等救援的物资准备,当事件发生时救援救援现场医护人员缺乏防护。

讨 论

灾难医疗救援有鲜明的特点,简单、高效、灵活、务实是其基本原则[6]。一方面“120”急救人员是在现场参与突发灾难的医学救援,因此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以掌握救援理念和灾难现场的救援技术。另一方面,需从不同层面建立完善的立体救援体系建设,形成以完善的应急预案,通过救援演练进一步完善预案内容,不断提高救援的反应能力和救援水平。

一、锻造素质过硬的应急医疗救援队伍

在突发事件的救援中,救援人员的救援能力至关重要,首要进行“120”急救队伍应急筹措机制,建立医疗救援人才储备库,并定期从库中抽调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演练。在灾情发生时如有特殊需要,应以人才库的信息为基础,合理配置“120”急救人员。在突发灾害医疗救援行动中,应当根据救援展开的位置、时间,救援任务特点,灾难事件的伤情规律,在人员类别、年龄结构、学历和职称层次等做出适宜的选择[7]。其次,在日常要加强全体院前急救人员的业务能力的培养,通过业务理论学习与考核、急救技术比武、突发事件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的强化与锻炼,不断提高整体救援队伍在突发事件救援中的处置水平。

二、完善多种应急预案和定期进行实践演练

深度理解不同救援模式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救援人员的意识和业务素养培训,制定不同救援模式的应急预案启动和实施策略,既要针对服务区域外的出击模式,常备常练专人队伍,更需针对日常值守队伍集结增援模式进行磨练,时刻保持即时救援警惕度。培养所有救援人员轮流参加各种实战演练,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考核,优中选优,备齐专人出击队伍,缩短反应集结时间,提高救援效率、增加长期救援的耐力。

三、加强不同专业、部门、地域大区间的协调联动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涉及很多关键环节。这些环节的有效运行需多地区、多部门等协同工作,而信息共享则是一切协同工作的基础保障[2],多部门联动则是协同工作的效率保障。(1)强化信息共享:院前急救部门应具备日常地理信息和特殊地理信息的双地图,包括危化品、核辐射、实现重点高危地区如化工厂、加油站、人员密集地等有关地理位置的重点标记,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救援队伍能及时掌握区域信息,做好应对准备。(2)加强多部门联动:公安、消防、急救、空中救援等多方联动,各司其职,信息互通,确保合理检伤分类和各项急救原则能够有效实施[3]。

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遵循和落实集中统一、科学谋划、统分结合、协调行动、精干高效的原则。提高科学决策、统一指挥、综合协调的能力;提高各类应急资源的保障能力,使之备得有、找得到、调得快、用得好,使各种救援力量“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既要加强综合协调。防止重复建设,又要充分依靠和发挥各地、各部门的作用,切实搞好条块结合、部门配合、军地联合、资源整合、机制磨合。

文章来源:《自然灾害学报》 网址: http://www.zrzhxb.cn/qikandaodu/2020/1019/590.html

上一篇:档案中的嘉兴战“疫”
下一篇:灾区卫生防疫工作的实践探讨

自然灾害学报投稿 | 自然灾害学报编辑部| 自然灾害学报版面费 | 自然灾害学报论文发表 | 自然灾害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灾害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